11月21日下午,辽宁中医药大学与新加坡同济医药研究院联合主办了第二届“中国-新加坡中医药中心”线上中医药学术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医药防治慢性病”。论坛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吕晓东、副校长戴旭,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刘景峰,原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马晓燕,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高天舒、心血管科主任宫丽鸿、特色疗法中心主任及慢病综合病房主任郑海鹰、呼吸二科副主任臧凝子,新加坡同济医院暨同济医药研究院主席杨应群、副主席柯顺耀、副秘书长张国强、学术组主任郑黄芳、学术组副主任李佳倚以及学术组各位医师,新加坡注册中医师参加本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戴旭主持,学术讲座环节由刘景峰主持。
吕晓东首先代表辽宁中医药大学全校师生向线上参加论坛的新加坡中医药同仁表示欢迎,向新加坡同济医药研究院杨应群主席及各位领导在双方合作中所作出的巨大努力表示感谢。她回顾了自2022年12月双方首次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中国-新加坡中医药中心”以来举办的系列中医药文化公众讲座、中医短期培训班、中医药学术论坛、临床病例讨论会等活动成果,并希望本次中医药学术论坛能够为中新医学同行提供一次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推动双方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领域的学术发展。
杨应群代表新加坡同济医院暨同济医药研究院对辽宁中医药大学搭建本次学术交流平台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双方在“中国-新加坡中医药中心”建设中开展的系列活动不仅提升了新加坡本地中医师的诊疗水平,更为新加坡的中医药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后五位专家就经方论治糖尿病肾病用药特点及经验拾遗、中药缓解新诊断2型糖尿病及代谢共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机遇和挑战、“隔药督脉灸”提高人体免疫力、过敏性疾病中医诊治策略等专题作了精彩的报告。
本次“中国-新加坡中医药中心”线上中医药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医药学术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发展,中新两国的中医药同仁们将继续探索,携手为人类健康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